由內而外追蹤技術架構

由內而外追蹤技術架構

隨著AR/VR裝置往獨立式或外接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帶的方案發展,所採用的追蹤定位技術逐漸轉為由內而外追蹤技術為主,該技術主要透過相機模組的影像進行分析,再搭配IMU的資料補正,使得相機模組和MEMS元件逐漸成為AR/VR裝置需搭配的設計。此外,為了提供更佳AR影像效果,AR應用也逐漸透過影像辨識進行空間座標定位。 [...]

車輛主要感測器優缺點比較表

車輛主要感測器優缺點比較表

車輛上的感測器數量與種類不斷增多,且各感測器皆有優缺點,因此多感測器的融合技術成為一大重點,廠商皆有自己的融合作法,使得多感測融合方式並未有標準方式。隨著自駕等級提高,許多情境下的車輛要能自行駕車而不需人為干預,意味車輛上的自駕演算法擔負極重大責任,因此車廠皆希望能掌握在手,使得以單一融合算法的後融合與集中運算的集中式架構為發展趨勢。 [...]

2021-01-26 陳虹燕
2020年被動元件市場規模

2020年被動元件市場規模

現行被動元件廣泛應用於5G通訊、消費性電子與車用領域中,雖目前主流市場仍以電容元件為主,但因產品特性與應用需求,電阻和電感尚為不可或缺關鍵。由於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,晶片電阻和電感大廠於營收表現上雖略有不同,然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逐步問市和終端需求漸起下,預期2021年營收有望接續上揚。 [...]

2019~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有線充電滲透率(依出貨量)

2019~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有線充電滲透率(依出貨量)

隨著手機功耗持續提升,電池容量提升速度追趕不及,智慧型手機面臨需1日1充至1日多充的困境,但在電池容量短期難以解決下,品牌手機廠商開始導入有線快充,期望緩解消費者電量焦慮。目前全球已超過8成的智慧型手機搭載有線快充,預期未來搭載率將持續提升,目前主流充電功率為15~30W,部分品牌手機廠於2020年已開始搭載百瓦以上快充功率,預計百瓦以上功率的有線快充於20 [...]

2019年全球半導體製造材料市場占比

2019年全球半導體製造材料市場占比

相較於封測、製造與設備領域,中國本土材料供應鏈仍處於起步階段。隨著中國扶植半導體製造供應鏈的力道持續強化,預期半導體材料供應鏈有望加速發展,而由國際大廠壟斷的半導體製造材料尤為重點項目。本篇報告一方面分析中國推動半導體國產替代之背景因素與2020年「集成電路新政」的提出,另一方面則聚焦於中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材料供應鏈。 [...]

自動駕駛架構流程圖

自動駕駛架構流程圖

車輛上的感測器數量與種類不斷增多,且各感測器皆有優缺點,因此多感測器的融合技術成為一大重點,廠商皆有自己的融合作法,使得多感測融合方式並未有標準方式。隨著自駕等級提高,許多情境下的車輛要能自行駕車而不需人為干預,意味車輛上的自駕演算法擔負極重大責任,因此車廠皆希望能掌握在手,使得以單一融合算法的後融合與集中運算的集中式架構為發展趨勢。 [...]

2021-01-20 陳虹燕
2017~2022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規模

2017~2022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元件市場規模

MOSFET市場規模 MOSFET主要需求與動能 MOSFET供應鏈廠商動態 拓墣觀點 [...]

中國中央政府發布AI產業相關政策舉要

中國中央政府發布AI產業相關政策舉要

深度學習風潮興起後,機器視覺、語音辨識、大數據分析等三大主流AI技術迅速發展,而中國因有推動AI應用的剛性需求,對AI產業的支持力道有增無減,更間接帶動中國本土AI伺服器需求,自主供應鏈有望受惠。 [...]

宣傳推廣

新聞稿

NVIDIA推開源Isaac GR00T N1優化AI訓練,將建立人型機器人先行優勢

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,NVIDIA GTC 2025發表Isaac GR00T [...]

NVIDIA GB300多項設計規格將有提升,估3Q25後整櫃系統將逐步擴大出貨規模

根據TrendForce最新AI server供應鏈調查,預期NVIDIA將提早於2025 [...]

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年增49%,NVIDIA囊括半數占比

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,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2,498億美 [...]

歐美車用固態電池驗證加速,預計最快2026年逐步量產

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,固態電池為具備商業化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,歐美等全球廠商 [...]

Apple年末生產高峰、中國補貼政策帶動,4Q24智慧手機產量季增9.2%

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,2024年第四季由於Apple手機生產進入高峰,以及中國 [...]